壓縮空氣是冷熱沖擊試驗箱氣動閥門、提籃驅動與溫度沖擊通道的動力源,其壓力穩(wěn)定性與潔凈度直接影響沖擊速率、露點控制及元件壽命。統(tǒng)計表明,約 32 % 的“沖擊不到位”或“閥門卡滯”故障源于初次接管不規(guī)范。本文以工程化為導向,給出可重復、可驗證、可文檔化的標準接駁流程,供設備管理人員、計量工程師及現(xiàn)場施工參考。
二、前置條件
氣源品質
固體顆粒:≤ 0.1 µm,ISO 8573-1 Class 1;
含油量:≤ 0.01 mg/m³,Class 1;
壓力露點:≤ 3 ℃,Class 4。
建議在廠區(qū)總管端串聯(lián)冷凍式干燥機 + 精密過濾器(0.1 µm),并每 6 個月更換濾芯。
管路材質
選用尼龍 12 或聚氨酯 8×6 mm 管,耐壓 ≥ 15 bar,阻燃等級 UL94-V0;禁用 PVC 管,防止低溫脆裂。
工具與 PPE
氣管剪、專用倒角器、數(shù)顯壓力表、泄漏液、安全眼鏡、防割手套。
三、標準接駁流程(SOP-CST-PA-07)
步驟 1 關斷并泄壓
關閉廠區(qū)壓縮空氣總閥,打開末端球閥,確認管路殘壓 < 0.05 MPa,防止帶壓插拔造成快速接頭爆裂。
步驟 2 管路下料與端面處理
a. 用專用氣管剪垂直切斷,端面傾斜度 ≤ 0.5 mm;
b. 倒角 0.5×45°,去除內外毛刺,防止割傷 O 型圈;
c. 以無水乙醇擦拭 100 mm 區(qū)間,確保無油脂、粉塵。
步驟 3 插入快速接頭
a. 將氣管一次性推入不銹鋼“推入式”接頭,手感“二級阻力”后回彈 1 mm,確認卡爪鎖緊;
b. 輕拉 50 N 無脫出,標記插入深度線,作為日后點檢基準。
步驟 4 調壓閥設定
進氣總壓:旋起調壓旋鈕,順時針增至 0.4 MPa(4 kgf/cm²),鎖緊;
沖擊閥支路:二級調壓 0.2 MPa(2 kgf/cm²),保證 5 s 內完成 200 ℃←→–55 ℃ 提籃切換;
噴霧/除霜支路:三級調壓 0.1 MPa(1 kgf/cm²),防止噴嘴液擊。
每次調整需用數(shù)顯表校準,偏差 ≤ ±0.01 MPa,并在《氣壓點檢表》記錄。
步驟 5 泄漏檢驗
噴涂 0.5 % 肥皂水,保壓 0.6 MPa,3 min 內無氣泡生成;若發(fā)現(xiàn)氣泡,重新切管 10 mm 并再次插接。
步驟 6 標識與文檔化
在接頭 50 mm 處粘貼耐油標簽,注明“進氣 4 bar / 日期 / 責任人”;將設定值拍照上傳 CMMS 系統(tǒng),形成電子檔案。
四、常見失誤與糾正措施
氣管未剪平→端面傾斜→密封圈偏磨→ 30 萬次循環(huán)后漏氣。
糾正:使用旋轉式端面倒角器,確保垂直度 ≤ 0.1 mm。
調壓閥未鎖緊→振動漂移→沖擊壓力不足。
糾正:調壓后壓下旋鈕并加紅色鉛封,月度巡檢用扭力批 0.8 N·m 復檢。
快速接頭混用品牌→卡爪角度差異→低壓脫管。
糾正:統(tǒng)一采用 Parker 或 SMC 同系列,建立“接頭 BOM”白名單。
五、維護與點檢
每班次:目視壓力表指針是否在綠色區(qū)間(0.4 ± 0.02 MPa)。
每周:肥皂水復檢接頭,記錄泄漏率 < 5 mL/min(@ 0.6 MPa)。
每月:拆下氣管,檢查卡爪劃痕深度 < 0.2 mm,超標即更換接頭。
每年:用露點儀抽檢,氣源露點升高至 5 ℃ 以上時更換干燥機濾芯。
壓縮空氣管路雖屬“輔助環(huán)節(jié)”,卻決定了冷熱沖擊試驗箱的動態(tài)性能與免維護周期。按照上述 SOP 執(zhí)行,可將早期故障率由 3 % 降至 0.3 %,年度停機時間縮短 8 h 以上。若現(xiàn)場工況特殊(高振動、高粉塵、防爆區(qū)),請在標準基礎上追加減震支架、不銹鋼護套或 ATEX 認證組件,并與設備制造商技術支持保持實時溝通。
|